2022年四季度以后,工業硅開啟緩慢下跌趨勢。自2022年10月中旬開始,上海地區工業硅553標準塊由21300元/噸下跌至年底18000元/噸。本輪下跌核心原因在于需求的走弱。據統計,2022年11月、2022年12月月度產量環比分別降低3.4%、2.26%,而工業硅行業庫存則由2022年10月底的19.54萬噸增加至年底的22.14萬噸。工業硅表觀需求量持續走低。筆者認為,隨著2023年宏觀經濟向好,終端消費提升,工業硅需求端有望持續修復。
有機硅出口表現疲軟
從有機硅下游產品來看,有機硅下游涉及硅油、硅橡膠、硅樹脂、硅烷耦合劑、氣相白炭黑等。從終端消費來看,有機硅終端涉及房地產、紡織業、電力電子、光伏、出口等。本文主要從有機硅終端消費分析有機硅需求。
據統計,2022年6月有機硅中間體凈出口3.97萬噸,2022年12月僅有1.80萬噸,凈出口量幾乎腰斬。下半年有機硅中間體價格走低、產業虧損的主要原因在于出口回落。展望2023年,全球主要經濟體除少數國家外,經濟增速都將放緩。IMF預測2023年全球GDP實際增長率2.65%,同比降低0.54個百分點。全球性的經濟增速放緩將導致國外有機硅需求走弱,因此,2023年有機硅相關產品出口量將維持低位。
按照房屋新開工與竣工面積之間領先三年的關系來看,2023年應該成為房屋竣工的大年。隨著2022下半年各地保交樓政策的實施、地產十六條發布,房地產企業資金問題將進一步緩解。2023年房地產竣工面積同比或有不小的提升。從季節性預測,2023下半年將明顯好于上半年。房地產對于有機硅的需求在2023年將逐漸修復,但上半年修復力度將明顯弱于下半年。
數據顯示,2022年3—11月,集成電路產量為2373.21萬個,同比降低12.96%。全年電子消費相對疲軟,主要原因在于居民消費意愿的降低。隨著國內疫情防控措施的優化,電子行業開工以及居民消費意愿將改善,2023年電子消費領域有望提升景氣度,進而增加有機硅終端需求。
多晶硅利潤將逐漸回落
從新增產能來看,2023年多晶硅將迎來大幅擴產期,累計新增產能100萬噸。根據投產時間并考慮產能爬坡期,預計全年多晶硅產量將同比增加46.5萬噸,合工業硅需求52.5萬噸。可以預見的是,2023年多晶硅利潤將逐漸回落。一線組件企業對2023年全球光伏裝機量最樂觀的預期為350G—400GW,難以完全消化新增產能。市場因此擔憂2023年新增產能可能會因降價而未能按時投產。筆者認為,即使在最悲觀狀態下,多晶硅價格跌破成本線,已經建設完成的多晶硅項目也會如期投產。核心邏輯在于,多晶硅生產設備固定投資比較高,萬噸產能固定投資額10億—12億元。此外,多晶硅行業競爭將進入白熱化,市場份額將成為核心競爭點,新增投產項目并不會因利潤問題而擱置。因此,2023年多晶硅對于工業硅的需求將爆發,并將取代有機硅成為工業硅第一大消費下游。
2022年1—11月鋁合金產量為956.7萬噸,同比增加15.88%。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技術的革新,我國汽車出口競爭力增強,2022年1—11月我國汽車及底盤出口量達到194萬輛,同比增長54.12%。新能源汽車市場推進加快,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、出口量不斷增加,疊加汽車輕量化概念的不斷實現,我國汽車行業對鋁合金的需求也逐步增加。預計2023年我國汽車行業景氣度將延續,鋁合金對工業硅的需求也有望穩步增加。(作者單位:中輝期貨)